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225H255H28这几款酷睿Ultra第二代CPU笔记本值得一看
- 2025年度费控电表品牌排行榜费控电表厂家十大排行榜公布
- 华为海思首款PC处理器麒麟X90露脸!获II级安全认证
- 炬华科技发布革命性智能电能表控制系统软件推动智能电网新时代
- 汽车芯片市场的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
泉果基金调研新雷能
- 发布时间:2025-04-25 03:39:21
- 作者:米乐体育在线官网
- 点击: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查与研究信息2025年4月22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新雷能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68.38亿元,管理基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8329),近一年收益录得11.69%。
截至2025年4月22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报前6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代码基金简称近一年收益成立时间基金经理018329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11.692023年6月2日刚登峰018330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11.232023年6月2日刚登峰016709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10.522022年10月18日赵诣016710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10.102022年10月18日赵诣019624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7.232023年12月5日钱思佳019625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6.812023年12月5日钱思佳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下降了37.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01亿元,同比下降了617.17%。
2024年业绩亏损的具体原因:①2024年,受特种行业下游需求不足,通信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数据中心行业市场拓展没有到达预期的影响,公司总体营业收入下降;②2024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8,181.13万元,其中计提存货跌价损失25,370.94万元;③公司始终秉承“科技领先”的发展理念,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及应用领域,2024年公司在集成电路、电机及数据中心等方向加大了投入,全年研发费用39,018.46万元,研发费用增加了5,785.33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7.41%。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6.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4,374.06万元,同比下降了13.42%。
1.持续加强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通信领域、数据中心领域、集成电路领域、低轨卫星领域及新能源领域的产品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
航空、航天领域,研制开发了全国产化高压大功率母线输入系列模块电源、混合集成电路电源等标准系列新产品,同时也承接了部分高压输入航空航天用电源组件或电源设备项目。
通信领域,为应对制冷设备耗电量大的问题,公司开发了一系列自然冷电源,产品峰值效率可达98%以上。
数据中心领域,重点开展了比例变换器模块、高压输入母线变换模块、国产化服务器升级换代及液冷机柜用双输入服务器电源的研发。
集成电路领域,完成了七款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四款隔离型电源微模组、两款升压-降压电源微模组、两款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微模组等新产品的研制工作。完成了新型容隔离芯片、电容分比控制器芯片的方案设计工作;完成四款新一代智能电机驱动器、一款高分压比电源微模组的初样设计工作及6个国产化流片迁移项目的电路设计工作。开展了首款通用低轨卫星用有源钳位PWM控制器芯片研制工作,该芯片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商业航天飞行器领域的电源。
低轨卫星领域,完成了两款微电路工艺电源开发,功率密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通过了完整的卫星电源测试项目。同时,公司开展了低轨卫星混合集成电路工艺电源的研发工作。
新能源领域,2024年重点对高低压输入DC/DC双向变换进行了设计完善,解决了智能锂电内置双向变换器发热量较大的问题,建立了逆变软硬件平台和大功率的产品平台,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设计了大功率的系统。
2.公司依托电机驱动芯片、电机驱动模块、电机设备等具备行业竞争力的产品的优点,在现有成熟客户处扩充产品品类,并积极开拓突破行业新客户。
3.积极推进北京、西安、深圳、成都的产能建设,同时,公司积极加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不断推进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逐步的提升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持续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1.继续加强公司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及SiP封装工艺水平能力,建立健全仿真技术、热设计技术、测试验证技术、软件工程化水平及软件体系化管理上的水准能力,加强数字控制电源设计能力,提高功率密度、电磁兼容性设计、电源健康管理与智能监控能力。
2.继续提升全国产化模块电源功率密度等核心指标水平,研制SiP高可靠高功率密度金属封装、塑封中小功率及微功率模块电源,开展中大功率高可靠、高功率密度SiP封装模块电源的预研工作。
3.继续研制全国产化540V及更高母线电压输入模块电源、混合集成电路电源、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等产品;针对部分航空航天高温应用的需求,研制高温模块电源系列产品。
4.继续进行包括电机驱动模块、电机控制器、电机设备产品研制及技术预研;接着来进行多电、全电船舶大功率充电设备的研发工作。
5.进一步加大高可靠电源管理、电机驱动与电源微模组类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开展低压大电流电源变换器、智能电机驱动器、容隔离、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集成电路应用领域的技术探讨研究和产品研制工作。
6.在数据中心领域,重点完成8KW以内OCP服务器电源开发,开始做高压电源的相关配套开发。针对模块电源,二次变换持续进行功率、效率提升。
7.在低轨卫星领域,进行产品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器件选型规范等规范的完善,完成软模块的定义,进行其他载荷负载特性研究。
1.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有明显改善,公司对二季度以及全年业务有怎样的展望?
目前来看,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已有所增长,从订单和交付角度看,近期订单情况较为乐观,交付量在逐渐提升,交付进度的提升将直接影响二季度及全年收入情况。最终收入结果还需结合交付进度和后续订单状况。
2.公司2024年以及2025一季度研发费用的投入相比来说较高,后续的投入规划如何?
公司近几年的研发投入主要是针对国产化方向,以及电驱电机类、集成电路类、数据中心电源、低轨卫星电源和新能源领域等新品类和应用领域。目前来说,公司的集成电路产品已经有部分批量收入,部分系列型号也在逐步形成新订单;电驱电机类,2024年已经实现了三千多万的收入;数据中心电源的研发投入时间比较久,2024实现了六千多万收入。在研发投入上,同比已经趋于稳定,但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显而易见地下降,仍会保持在当前水平。
3.公司2024年计提了存货减值,具体原因是什么,以及后续是否会继续计提存货减值?
公司2024年计提存货减值损失,主要是受整体行业的影响,和公司根据前几年高增长的客户的真实需求,订单备货较多,这中间还包括非国产化的备货。后续公司将对客户的实际的需求进行多方确认,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同时提升公司的产品管控能力,减小该方面的影响。
4.公司在北京、深圳、西安、成都的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会提供多少新产能?
深圳、西安的生产基地,在项目建成投入之后,将置换现有的租赁厂房,厂房面积会扩大,产能在覆盖原有的基础上,会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提升;同时,深圳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会促进提升产能。成都项目大多数都用在集成电路及集成电路微模组方向。北京的特种电源扩产项目为募集资金建设项目,预计达产后产能将有12亿左右的规模。
5.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毛利率有明显的改善,后续如何展望毛利率的变化趋势,和公司是否有举措应对相关变化?
目前来看,公司的毛利率会趋于稳定。近两年公司收入下降,导致规模效益降低,同时受产品价格的影响导致毛利率下降。后续随着需求增加和生产饱和度提升,预计能消化部分价格因素影响,毛利率将保持稳定并可能有所提升。但不同阶段毛利变化可能与产品收入结构有关,航空航天领域等毛利较高的产品占比上升,毛利率会有所提升。
数据中心电源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从产品研制、市场推广等方面投入很多,目前虽然规模较小,市场还需一段时间的拓展,但公司核心优势是在数据中心领域形成了从交流供电侧到终端服务器计算核心单元、存储单元芯片的电源解决方案。
一般架构是电网经过交流输入服务器一次电源进行一次变换形成直流母线V),再经过模块电源/负载点电源进行变换的供电架构;新架构采取交流输入服务器一次电源进行一次变换形成中高压直流母线V等),再经中高压直流母线变换器变换为低压母线V),最终经模块电源/负载点电源进行三次变换给芯片供电,也可以从中高压母线直接变换为最终芯片的供电电压。
公司可提供服务器用AC/DC电源,板卡用母线变换器、比例变换器、信创产品用TFX电源等产品,可提供完整的IDC机房电源解决方案。
7.公司子公司永力科技在2024年亏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展望永力科技未来的发展情况?
永力科技2024年存在亏损,但下降幅度相对公司整体较低;亏损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收入下降的同时研发投入增加;增加研发投入也是公司对永力的要求之一,希望永力拓展更多的项目。
永力往年的项目和客户的集中度较高,从去年来看,客户集中度已经会降低,说明其依赖大项目及大客户的风险在降低,后续将更加稳健的增长。从今年来看,永力整体情况较好,具体增长幅度与产品交付的节奏和永力市场拓展有关,总体来说是相对乐观的。
8.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同比下降,随着行业整体情况的改善,如何展望今年公司大客户的需求,相比去年会有多大程度的改善?
从目前情况看,公司订单同比有明显好转。近期部分细分行业的订单情况较为乐观,但是否能持续还无法准确判断。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